【趋势】快递业的未来之路 众包+O2O的革命

核 心
总理李克强宣布了到今年年底将履行WTO承诺,全面向外资开放市场。这意味着,在未来的3-5内快递业将有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来自竞争的驱动,更来自互联网创新技术带来的挑战。
中国零售电商的迅速发展,直接带来了快递业的繁荣。双十一的一切还没有结束,休息几天,24日开始退货潮将开始,会一直持续到月底。
每年双十一这样的故事都会重演,不同的是电商的规模越来越大,快递企业承运的快递包裹也越来越多。
最近4年,电子商务对快递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惊人的92.7%,快递业的发展速度几乎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步!可以说,自中国有快递行业的这20年以来,正是由于电商发展,才造就了包括三通一达、EMS、宅急送、顺丰等大型快递企业。
资本对快递业的亲睐
10月16日,宅急送宣布引入复星集团、招商证券、海通证劵、弘泰资本、中新建招商股权投资基金五大投资者,并进行战略转型,以仓配业务为核心,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和快递业务,正式确立了BBC业务战略。这不是复兴资本第一次出手快递业,而资本圈更不止复兴资本一个投资大佬出手快递业。2013年8月,元禾控股、招商局及中信资本等机构以总投资80亿的规模投资顺丰,获得不超过25%的股份,引起业界遐想无限。
一般情况下,快递业被定义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被贴上“传统、落后”标签的,在其高速发展的这10年,是伴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光辉被电商的耀眼光芒所掩盖。人们发觉电商发展制约因素主要在物流快递后,更多的资本、甚至互联网大佬企业都将目光聚焦到了快递业以及标准物流领域。马云号称要投资3000亿打造菜鸟中国快递物流智能骨干网,腾讯试验性投资人人快递,中通、韵达、天天纷纷引入新的投资者。
可以说现在的快递业已经从一个标准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渐转变为技术与资本密集型行业,前景璀璨。现实是,小型的快递企业很难获得投资,摆脱不了被并购的命运;而对于大型品牌快递企业动辄几十亿规模融资,国内也仅仅中信、元禾、红杉、招商、复兴等资本巨无霸才能有游戏资格。规模偏小的投资基金,也并不想失去快递业的机会,他们另辟蹊径,从体量偏小、机会颇大、立足快递行业互联网化或者创新业务的创业公司入手,这也给了他们参与盛宴的机会。
快递业互联网化:O2O尝试
2014年,互联网革命终于铺天盖地的蔓延到几乎所有的传统领域,移动化、O2O、平台、众筹、众包等各种概念、手段此起彼伏的影响着各个行业。而快递业,从先天来说,就具备互联网的基因:国家邮政局的规定,所有的快递企业在进行快递业务的时候,必须具备线上服务能力,包括提供在线查询、在线接单能力。快递企业对互联网的接受,远比其他行业要顺畅的多。
接受能力强,并不表示快递行业的互联网化进展要快。实际的情况是,由于快递业务的线下门槛高,高度专业化和职业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更由于现在快递市场的高速发展状态,快递行业的互联网化进程并不顺利。
分析快递业务,有两个路径是互联网化的主要动力:一是快递企业的成本构成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诉求,催生快递企业自发的互联网化进程;另一个是用户在使用快递服务时候所面临的种种“痛”,引发的各种“业外”组织企图推动的快递业务互联网化创新革命的尝试。
如果说快递企业内生的互联网化行动是温和的“补充”尝试,行业外空降而来的互联网组织则激进的多。人人快递从一开始就宣称要用众包+O2O的方式革传统快递的命,消灭快递公司;贯通云网则一下子就要构建覆盖所有线上线下业务端口和快递公司服务能力的统一入口平台,试图将快递服务集约化,降低快递公司的“维度”,引导快递公司的竞争从价格与市场规模,转变为服务质量;小麦公社,则将快递服务“社区化”,变成一个落地的超市,让快递公司变成无足轻重的运输队。各种新生的快递互联网应用都无一例外的从用户角度出发,重新定义快递业务的规则和服务流程,期望能够开辟新的业态。
本质上说快递业是重资产的服务行业,服务周期长、流程复杂、频次高,互联网企业与快递企业本身都是在进行着各种互联化努力,都是典型的O2O业务尝试。我们不清楚哪一种思路是会真正的成功,但这种尝试本身就推动了快递业的效率与服务质量提升。
在所有的互联网化尝试中,比较抢眼有两类:一类是秉承“颠覆传统,重构业务”的互联网思维,比如人人快递。另一类则坚持快递行业更需要“整合与超越”的互联网思维,比如贯通云网、小麦公社、快递100等。三种不同的路径都有自己的门槛以及不确定性。
我们不能确定这些互联网尝试能否“重构”或者“超越”现有的业务形态,但有点是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一定会大幅度的促进快递行业的效率提升,深刻的改变快递服务的形式。
通向未来之路
我们不能确定互联网是否一定成为快递业这一轮“嬗变”的主因素,但却可以清晰的预言,在互联网大旗下,快递业可能的改变:
1、中国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会让快递业在未来的5-10年内继续保持年均40%以上的高速增长;其中电子商务的对快递业的增长贡献率会持续保持高位。
2、大量资本涌入快递行业,快递企业并购重组加剧,最终可能形成10个内的企业或者企业联盟。
3、电子运单,将全面取代现有的传统首先面单;人们甚至不需要任何信息输入就可以轻松的发快递、获得快递物流信息。
4、互联网O2O与平台业务模式的推行,将会让中国快递业形成1-2个大型的快递入口平台;现有的快递公司将全部沦为随时可以替换的承运人、运输公司。
5、互联网技术改造了现有的快递业务流程,信息安全得到了有效保证;快递包裹流转过程中,将不会出现用户的有效关联信息。
6、与线上平台结合,落地社区、写字楼、校园等等用户需求主场所,将会成为快递服务的最后一站。
7、马云的菜鸟统治不了中国快递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