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绷脸”出招 “宝宝”抱团回应

核心提示:先是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被暂停,随后又传出第三方支付账户的转账和消费金额将被设限的消息,而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银行存款可能也将受存款准备金管理。利空将至,“宝宝”纷纷反对,网络支付限额短期内可能不会实施。
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之时,央行的监管措施也酝酿陆续出台。先是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被暂停,随后又传出第三方支付账户的转账和消费金额将被设限的消息,而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银行存款可能也将受存款准备金管理。利空将至,“宝宝”纷纷反对,网络支付限额短期内可能不会实施。
二维码支付可能重新运用
上周末央行紧急暂停了阿里、腾讯的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业务。对于暂停二维码支付业务,央行给出的理由是将二维码应用于支付领域有关技术、终端的安全标准尚不明确,相关支付撮合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隐患。用手机扫扫二维码的确便利,那么二维码支付是否真的不安全?有报告显示,通过二维码传播恶意程序的比例在2013年增长迅速,多数二维码扫描工具并不具有识别恶意网址的能力,只是简单将二维码翻译成网站地址。有网络安全专家表示,欺诈者可能会将钓鱼网站链接或者病毒木马伪装成促销二维码,网民一不小心就可能遭受资金损失。
对此,作为半官方机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常务副会长蔡洪波日前表示,“二维码现在是有一定的安全性,但这种安全性是否达到了金融支付的标准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将来通过鉴定达标后,有可能重新推广运用,关键看怎么做。”这也是央行下属协会高管对此发表的首度回应。
网络限额短期不会出台
如果说虚拟信用卡和二维码支付被叫停,对于阿里和腾讯来说还只是“遭受重创”,《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则可能给第三方支付行业带来“灭顶之灾”。这份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个人支付账户转账单笔不超过1000元,年累计不能超过1万元;而个人支付账户单笔消费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同一个人所有支付账户消费月累计金额不得超过1万元。如果这些规定真的实施,余额宝的转入转出将会受到影响,投资者一年累计的购买额度将不能超过1万元。而消费者使用支付宝账户付款,额度也将受限。
面对央行的“紧箍咒”,各主要第三方支付公司也天然地结成了“同盟”,纷纷发表声明称,平台下的理财产品不受影响。财付通发表官方回应称,央行下发的意见稿正处于征求民意阶段,尚未正式实施。意见稿限制的是第三方账户的支付和转账额度,而用户在理财通平台购买的是华夏财富宝基金,因此不属于第三方账户支付和转账业务范围,故不受限制影响。
支付宝也紧接着发布声明—《关于余额宝,大家放心吧!》。对于草案中的相关规定,“我们已经将相关的意见反馈给央行,并且正积极与央行进行沟通中。”支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征求意见稿属于草案,也就是说还处于草拟阶段,并未正式颁布,更没有实施。每一个管理办法的出台会经历很多版本的草案。”同时,该人士还表示,“基于我们对政策的理解和跟监管部门的沟通,支付宝快捷支付用户申购和赎回余额宝,现在和未来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请大家放心。”
《豪友们请放心,百度理财坚固、稳定、不受影响!》这是百度发布的相关声明。“此征求意见稿限制的是第三方账户的支付和转账额度,而用户目前在百度理财购买的基金产品,是使用基金公司通道走银行卡直接支付,赎回同样是通过银行卡直接提现。”百度相关人士表示,“以上不属于意见稿中规定的第三方账户支付和转账业务范围,对在百度理财的投资没有影响。”
有消息人士透露,央行近来正在召集相关企业和专家征求意见,相关规定短期内不会发布实施,而最终出台的《管理办法》可能也会与现在的征求意见稿不同。
准备金管理还没有定论
在余额宝被指为“吸血鬼”、“寄生虫”之后,即有专家学者建议,要将互联网金融货币基金存放银行的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不作为同业存款,按规定缴纳存款准备金。
近日,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又撰文指出,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银行存款应受存款准备金管理。他指出,不受存款准备金管理是余额宝获取高收益的重要原因。在我国,余额宝类基金产品将绝大部分资金投向银行协议存款更使其具有存款特性。因此,货币市场基金也与存款一样面临流动性风险、涉及货币创造等问题。余额宝等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利用互联网便捷高效的技术特性和强大的渗透能力,推动了传统金融行业的市场化,有助于实现“普惠金融”的理念,但所有的金融业务都应遵循统一监管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实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和有效运行。
一旦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银行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管理,“宝宝”的收益可能还会大幅下降,其对于投资者的魅力也可能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