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移动支付的二三事

核心提示:在2013年,金融与互联网就孕育出了“互联网金融”这个结晶,它既有助于金融业多样,复杂的消费需求,又能为互联网提供以往所不具备的巨大市场,在互联网金融的支付方式中,发展最快,最便捷的就是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在国内已经发展多年,十年前的短信支付就是它的雏形,后来短信支付被手机银行卡支付取代,并逐渐演化为“手机钱包”业务,经历了多次市场的变革和科技的革新后,移动支付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变成了互联网金融领域里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近场通信技术和移动APP的发展,移动支付也逐渐完善着它在技术上的不成熟,以越来越便捷的使用性,彻底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移动支付的开拓之年
今年双十一,天猫商城以350亿的成交额再次亮瞎了众人的眼睛,人们对远程支付不信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第三方支付模式的广泛应用使得网购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央行在年初和年中发放的新一批第三方支付拍照,更是大大推动了潮流的发展,而移动支付的介入,则使购物消费成了一件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事情,事实上,双十一那天是工作日,移动支付正是上班族和学生党的主要支付方式。
除了促进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移动支付还在智能医疗领域小试了一下身手,去年杭州市推出的“诊间付费”服务,得到了患者的大力赞扬,今年南京等附近几个省市也纷纷效仿,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了移动支付的功能,患者看病时可以用手机现场支付,不用再起早排长队去挂号了。
多种模式使移动支付的内容更丰富
第三方支付模式主导移动支付多年,也为保障移动支付的资金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第三方支付往往由于商业竞争等因素存在比较强的封闭性,一般只用于线上交易。今年九月,随着微信5.0的发布,微信支付功能也悄然上架了,由于采用了O2O的线下支付模式,微信支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受到了大众点评、优酷、香港航空、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众多企业的欢迎,其热烈程度让支付宝都为之侧目。
微信支付的O2O模式很类似于团购,消费者只要在微信上关注了某个商家的微信服务号,就可以直接在微信中参与美食、娱乐、住宿等消费活动的团购,用户通过财付通进行快捷支付,安全性也有腾讯作后台支持。
互联网金融与移动支付
当某个十分巨大的传统领域与新技术相结合时,便会出现一个新的产业。在2013年,金融与互联网就孕育出了“互联网金融”这个结晶,它既有助于金融业多样,复杂的消费需求,又能为互联网提供以往所不具备的巨大市场,在互联网金融的支付方式中,发展最快,最便捷的就是移动支付。
今年6月13日,“余额宝”上线,其功能集成在了支付宝app上,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就可以对自己账户里的资金进行操作,上线之后的短短两个星期之内,用户量就达到了百万级,这是传统的基金行业好几年都难以达到的用户数量,足可见得移动支付的力量。
4G助力移动支付
随着首批4G牌照的发放,三大运营商正式开始了他们4G时代的争夺战,为了加紧部署4G应用抢占市场,今年6月,中国移动与银联合作推出了基于tsm系统的移动支付平台,几个月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不甘示弱,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支付平台与手机业务。三大运营商都想通过4G来抢移动支付这块蛋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4G时代的来临,也从技术上和市场上,为移动支付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其实,消费者是否会选择移动支付,实际上就是一场传统支付习惯和移动支付便捷性之间的博弈,今年的移动支付如此火爆,原因就在于移动支付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随着移动设备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未来的移动支付一定会发展得更好。